
由國醫大師金世元親臨指導的北京中醫藥管理局行政事業性項目“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培養傳承與創新工程項目研討會于2020年12月12日,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由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主辦,北京盛世龍有限公司承辦,特邀國醫大師金世元、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屠志濤局長(線上)參加,會議由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會長賴南沙和北京中醫藥大學翟華強教授共同主持。
主要參會人員:
國醫大師金世元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局長 屠志濤(線上)
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會長 賴南沙
北京市通州區中醫藥行業協會會長 郝鴻祥
北京城市學院 李京生
北京大工匠 于葆墀
北京中醫藥學會 王春生副秘書長
北京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馬春處長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 金艷副研究員
北京市朝陽區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科 馮傳有科長
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秘書長 韓冰晶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藥學部 華國棟主任
中日友好醫院藥學部 赫軍、鞠海
北京積水潭醫院藥學部 許保海
北京醫院藥學部 張碧華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 劉芳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世紀壇醫院藥學部 曾蔚欣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宣武醫院藥學部 張鵬
北京市鼓樓中醫院藥學部 徐陽
北京市平谷區中醫院藥學部 付曉燕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藥學部 崔一然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藥學部 溫劍
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藥學部 李紅燕
北京盛世龍有限公司董事長 顏士臣 總經理 張明珠
北京燕橋雙京飲片廠廠長 蘇桂云 副廠長 劉穎
北京崇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董事長 商國懋
北京本草方源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吳金昱
北京四方中藥飲片廠董事長 陳井太 總經理 陳澤銘
北京太洋樹康中藥飲片廠董事長 崔國靜 廠長 賀薔
北京華邈中藥有限公司 崔秀梅副總經理
北京人衛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經理 張標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金世元名老中醫工作室負責人,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副會長兼法人代表 翟華強
金老的學生及弟子共20余人,共參會70余人
一、北京中醫藥大學翟華強教授介紹
首先,會議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翟華強教授主持,翟教授首先介紹與會嘉賓,并對參會人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對多家醫療機構和企業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而后介紹此次會議的目的并不是“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培養傳承與創新工程項目的啟動會,而是該項目落實中實習基地建設的研討會,希望在座的同仁們能多提寶貴意見,使得這項頗有意義的項目更加完善。
二、北京中醫藥養生保健協會會長賴南沙致辭
賴南沙會長首先介紹了協會近年來的工作進展。在北京中醫藥管理局的帶領下,在傳承國醫大師金世元的學術思想方面做了諸多工作。在國醫大師金世元“醫藥圓融”學術體系傳承的研究課題中深入系統地學習和分類整理了國醫大師金世元的學術思想與技能,搭建了金世元學術思想技術平臺,完成了中藥飲片鑒別、炮制、調劑、中成藥合理使用等中藥傳統關鍵技術經驗的體系建設和傳承模式的研究,并在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的指導下,建立了國醫大師金世元傳承服務示范基地,為金老獨具特色的九項全活傳承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會長強調,該課題的分量是相當重的,內涵和影響也是極其深遠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中,就明確指出了發掘和傳承中醫藥寶庫中的精華、精髓,加快推進活態傳承,完善學術傳承制度,加強名老中醫學術經驗、老藥工傳統技藝傳承,實現數字化、影像化記錄。本次協會獲得獲批開展的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培養傳承與創新工程項目,是在市中醫局的領導下落實意見的一項具體任務,旨在以金老為代表,培養出新時代九項全活的技術人才,傳承國醫大師金世元學術思想與實踐經驗,發揚京城中醫藥特色,為北京提供中醫藥特色人才服務,服務首都中醫藥事業,搶救性地繼承與發展中醫藥特色技藝刻不容緩。
會長殷切希望在市中醫局的領導與金老的指導下,各項目單位和各位專家能傾力配合,秉承一貫的嚴謹、客觀、精益求精的態度,共同努力取得含金量非常高的研究成果,最后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三、北京盛世龍藥業董事長顏士臣致歡迎辭
顏董事長強調金老一直在中藥的采購、生產、炮制等方面的發展給予其公司指導,作為金老的弟子,把金老的思想傳承好、實踐好、發揚好,讓金老獨具特色的九項全活技術落地生根、發揚光大、服務好基層也是公司的職責與使命,堅信未來在領導的關心與支持下,在同仁們的幫助下,能將這項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培養傳承與創新工程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做好,為中醫藥發展盡一份力量。最后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
四、北京中醫藥大學翟華強教授匯報項目內容
首先翟教授介紹該項目的時代背景與重大意義以及初心。黨中央國務院2019年10月26號提出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其中有6大任務,第5個任務為促進中醫藥傳承與創新開放的發展,其中著重提出對于中藥的活態傳承。國醫大師金世元即將95歲,將老先生的學術思想和實踐技藝搶救性的、急救性的傳承下來,是此項目的初心與使命。
翟教授詳細分析了中藥六大流派的特色,其中,北京為六朝古都,全國優秀的技藝與人才都會薈聚京城,京幫的技藝不僅精良,種類也是繁多,全活人才更是京幫的一大特色,作為舊社會的老藥工,能醫善藥的金世元先生是京幫中藥人才的典型代表,其成才之路中有國學基礎、中藥實踐技能、中藥理論、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的學習,是極其值得當代中藥人才學習的。在中醫藥分家嚴重、中藥學科分化嚴重的今天,全活人才是時代所需。
醫療改革實行全科輪崗制度,醫生需要規培三年再定崗,而同樣在治病救人的一線工作人員藥學人員,缺乏輪崗制度以全面學習藥學知識的機會,中藥行業也就缺乏像金老一樣懂全活的中藥人才。2012年王永炎院士提出要加強中藥調劑的發展與建設,中藥調劑對中醫藥臨床療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卻被忽視和遺忘。翟教授近年來系統梳理了國醫大師金世元中藥調劑關鍵技術,總結為“九項全活”,其包括中藥飲片性狀辨識技術、中藥采購管理技術、中藥貯存養護技術、中藥調劑供應技術、中藥臨床炮制技術、中藥處方審核技術、中藥處方應付技術、中藥發藥交代技術、中藥臨床煎服技術。基于行業痛點,誕生該課題,旨通過輪崗制度培養“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為提高中醫藥臨床藥學服務提供人才,以更好的復興中藥調劑學,傳承燕京醫學“醫藥圓融”傳統特點。
而后,翟教授詳細介紹課題研究思路和落實方案,并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寶貴意見。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非常重視且認可該課題,屠志濤局長親自同意該項目的立項,對此項目給予厚望與囑托,翟教授希望能與各實習基地一起,共同將該項課題落實好,傳承老藥工學術思想,培養出“九項全活”中藥特色人才。
五、各實習建設基地就課題落實匯報基地特色
各國醫大師金世元服務示范基地分別匯報建設進展以及作為實習建設基地,其單位的特色、能為該項目提供哪些培養人才的條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崔一然博士介紹其單位的主要特色為明醫館傳統調劑和煎藥室砂鍋煎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溫劍副主任藥師藥師為大家展示了其單位中藥房在管理方面工作之細致,各個環節均有嚴格的記錄和抽查;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代表楊文華藥師從基地概況、藥學服務、人才培養、科研成果、學術影響等方面匯報成果與進展;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李紅燕主任藥師著重匯報了該單位的帶教工作以及教學特色;北京盛世龍藥業有限公司的張明珠總經理著重介紹其公司的鑒別和炮制技術,并分享了基地建設的心得體會;北京本草方源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金昱匯報了該公司在性狀鑒別技術、中藥炮制技術、臨床煎煮技術方面的應用與發展情況;北京四方中藥飲片廠總經理陳澤銘著重分享了該公司中醫藥文化博物館、中藥植物百草園的建設情況。
六、北京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屠志濤線上講話
北京中醫藥管理局屠志濤局長因參加廣安門65周年活動沒能親自趕到現場聆聽與指導,但專門為大會錄制了一段視頻,屠局對該項目特別關注,希望該會議能解決三個問題。首先是國醫大師金世元的傳承問題。目前金老的徒弟基本都是掌握金老的某一項技能,那么能否讓金老的九項技能集于一身,如何做到,是此項工程需要探索與研究的;其二,現在很可怕的是醫不懂藥,醫藥分家的割裂狀態,能否讓醫生根據臨床療效來指導飲片廠炮制,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其三是中藥飲片廠及醫療機構如何利用好資源,促進中藥文化的發展與中藥人才的培養。屠局希望在場的專業人士可以共同策劃,破解這些問題,最后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七、國醫大師金世元講話
國醫大師金世元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當年的學習經歷。1940年做小學徒,同年進入中藥講習所學習,白天在藥莊干活,晚上去講習所學習,講習所的老師都是名醫。后有幸拜瞿文樓為師,要求背書,金老的童子功就是這樣練出來的,醫學功底就是在這個時期積累下來的。后1957年參加中醫執業醫師考試,拿到行醫資格證。后因中藥行業缺能醫善藥的人才,雖然中醫待遇好,但金老還是選擇了繼續留在中藥行業,后來去益元堂做中藥調劑工作,再到益成藥行做代客買賣,后來又從北京藥材公司調到北京衛生學校創辦中藥學。
關于中藥調劑的流程與基本操作,是金老一點一點通過自己多年來的經驗提煉出來的,中藥調劑人員需要掌握的技能就包括九項全活。金老非常同意九項全活,中藥調劑人員的手,病人的口,中藥調劑人員一定要負責任,基礎知識一定要扎實、全面,服務于病人,人命關天,不能有一絲一毫的馬虎。這項工程意義重大,金老希望大家能共同努力,將這項工作落實好,不負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領導的殷切希望,提升中藥人員的專業素養,更好地服務大眾。
會議在熱情洋溢的討論中結束!